年度爱情片扑街:美轮美奂的复原场景下充斥着剧本硬伤和粗鄙的政治隐喻
编辑&审稿:Xavier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台湾同志电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在圣诞节前登陆了流媒体平台Netflix(网飞)。本片在台湾上映后获得了极佳票房,在网飞上也是未映先红,被各大媒体平台所推荐。
导演意在通过一段备受压抑的禁忌感情去描述台湾整个环境的变化,包括台湾解严,最高元首死亡直到同性婚姻合法化。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剧照
影片讲述了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后,两个男孩在家庭压力,恐同环境以及世俗偏见的夹缝中相恋的故事,由台湾鲜肉曾敬骅和陈昊霖分别饰演两位主人公。
冲着之前强大的曝光度和好评,特意放到了最有纪念意义的平安夜去观赏,本以为可以收获一部年度最佳,最终却只得到八个字:逻辑不通,用力过猛。
整部影片两个小时的时长,按照时间线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互生情愫,自我怀疑,坦然面对,再次重逢。但是在观影过程中,因为每个阶段所出现的各种硬伤从而导致观感会有一种过山车般的骤降。让我们按照每个阶段去逐一讨论(文中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第一阶段:互生情愫
两位主角初次在泳池邂逅,在学校的严格制度下互生情愫,并逐渐成为关系亲密的朋友。这个阶段的问题是主人公内部感情线和外部大环境的呈现比例失衡,导致喧宾夺主。
泳池初次邂逅
在此阶段,还只能看出二人之间因为相互吸引所产生的感情共鸣,那我们姑且认为维系他俩之间的还是友情。
其中有两个情节是比较值得描述,一个是Birdy因为偷跑到校外买外卖受到体罚,家汉躲在卫生间为他擦药;另一个是通过台湾最高元首的死亡事件引出二人一起结伴去台北祭奠的一段旅程,这两段情节是校园集体生活中两个人难得的单独相处,本应该着重展现二人之间的互动以及感情的升温。
到台北参加元首逝世的悼念活动
但可惜的是导演却总是在关键时刻插入外部事件去凸显恐同环境的恶劣,比如学弟被校园恐同人士集体霸凌以及在台北广场的易装者主张婚姻平权被抓捕。这样的插入会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位主角急于应对外部事件从而忽视了内部感情的变化,从而导致后面二人从友情到爱情的骤变会令观众感到突兀和莫名其妙。
主张婚姻平权的易装者
第二阶段:自我怀疑
这个阶段意在表现两个主人公内心的纠结,一方面为了隐藏自己的性取向从而努力结交女友使自我“正常化”,另一方面又受到爱欲无法表达的内心感情暗流涌动而备受煎熬。
这部分的问题是主角性格与行为逻辑不符,男主一Birdy的名字来源于1984年的一部同名电影《鸟人》中的主人公名字,暗示了对自由的向往,希望可以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翱翔,他本身的性格也属脾气火爆,遇事首当其冲,在前面发生的两次恐同事件中都会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这从侧面表明了他会为了捍卫同志平权而不顾一切的外向性格。他也会在受到教官批评的时候大声对峙,力陈自己所坚信的正确理由,表现出对于权威的质疑和反抗。
Birdy对易装者被抓事件表达不满
Birdy勇于面对教官的斥责
男主二家汉性格偏内向,属于深柜类型,既想和Birdy保持稳定的感情交流,又不想远离身边的一群“恐同“小伙伴们,还时刻处于自我性向的怀疑中,他会去亲口询问因为出柜而被集体霸凌的学弟,到底是从何时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未来是否有可能改变。与Birdy所不同的是,他在某些事件上会显现出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
家汉在追问学弟的性取向
按照正常逻辑,内向深柜的性格一般会积极找女朋友做掩护甚至采取”形婚“的策略,而外向勇于出柜的性格才会去极力承认自己的感情,为了争取自己的最大权益不惜一切奋斗。
但是影片中所插入的女孩角色却是反其道而行,让Birdy偶遇一年级学妹并积极交往,甚至不惜违背校规,用热气球示爱而双双被退学,深柜的家汉反倒沉浸在因为对方感情背叛中而进行自我折磨。我的理解是Birdy愿意勇于面对外在的一切,唯独不敢面对自身的性取向。而家汉已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默默坚定了自我,只差最后的觉醒。这样做只会导致自我逃避的Birdy不再是为了自由勇往无前的Birdy,原先辛苦设立的人设轰然崩塌。
Birdy开始和学妹交往
在这个过程中,导演所硬插入的一个政治隐喻令人内心产生强烈的厌恶感。当家汉苦候Birdy许久,却发现Birdy和学妹外出约会而嫉妒不已时,开始接受一个老年大叔对其发生的亲密举动,这个行为本身不是问题,但是镜头中在青天白日旗下所刻意呈现的文字标识”国家至上“四个字一下就让人了解到导演所要表达的政治意图,老年人代表什么,家汉代表什么不言自明。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不仅无法让观者认可,而且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不适感。
第三阶段:坦然面对
这种人物行为逻辑的不符继续延续到了第三个阶段,此时此刻,我的理解是Birdy即使冒着被退学的风险也要去维护家汉深柜的状态,为了让家汉能够一直保持作为外人眼中的”正常人”。所以当Birdy被退学后,父亲来大闹学校,此时家汉勇于站出来维护他,甚至替他承受父亲的责打,此时的Birdy还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漠然。
家汉在Birdy的退学事件中挺身而出
但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却让我猝不及防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Birdy转头跑到家汉家里和他父母大闹,并最终导致家汉和父母彻底出柜。再到后面生拉硬拽的让反目的二人又一起登上了去独自旅行的游船做最后的告别。此时的设置带有太强的生拉硬拽感,相信看到这里的每个观众脑中都会呈现大大的问号。
两人在家汉父母面前被迫出柜
至此前面的一切逻辑推理都失效了,主人公的行为线变得杂乱无章。可能导演也注意到了这点,在后面三十年后的二人重逢中,还把这个情节强调了一遍,意图自圆其说,但是终究无法扭转整个故事的逻辑混乱。
第四阶段:再次重逢
描述了三十年后二人的再次重逢,此时我开始脑补阿莫多瓦的《痛苦与荣耀》,因为他们年轻时曾说过未来想要拍电影,或许二人能像《痛苦与荣耀》的主人公因为电影而再次重逢。
两人在戏院储藏间
没想到不仅丝毫没提当初的愿望,两位成年演员戴立忍和王识贤还足足上演了一出台版《追光吧,哥哥》,两个油腻的中年大叔出戏的重逢,尴尬的回忆当初,并廉价的模仿许鞍华《得闲炒饭》里面的情节,时刻令人出戏,此时对这部电影的好感骤降到零点。
两人30年后在蒙特利尔的重逢
我实在是不理解导演这样安排的初衷,如果是想突出台湾同志婚姻合法化,那为何见面地要安排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或许想通过魁北克和加拿大的政治关系再次做出政治隐喻?想用魁北克的"寂静革命"去指代台湾的“美丽岛事件”?但是导演是否考虑过这样做不仅会扰乱本身的剧情走向,还会让其本身的个人眼界略显短浅。
其实如果单纯作为一个爱情故事去欣赏,既然已经别过,不如什么都不要解释,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保持各自安好就是最好的交代了。
抛开剧本层面的诸多硬伤,不得不说这部作品的视听语言做的极为优秀,把台湾的各个场景做了准确的时代还原,从维特中学从内到外用白胶打底并彩绘的玻璃窗面,到挂着画像的小教室,倡导新生活运动的火车包厢,跳表计费的计程车,以及影碟时代的太阳系包厢,满载底片的戏院储藏间等,让观众可以完全沉浸于台湾80年代的环境氛围中。
各复原场景对比
此外,卢广仲所演唱的同名主题曲《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也是本片的一个亮点,身为创造歌手的他很少唱别人的歌。配乐是由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侯志坚量身打造,在不同的情绪点由不同的乐器表达出主人公不同的内心情绪。片中插曲包括30年前陈升的《拥挤的乐园》,以及蔡澜钦的《这个世界》,这首当年被奉为同志经典的情歌由主演曾敬骅领唱,渲染力十足。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電影主題曲
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再不好,至少他们努力在拍,勇于在拍,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剧照
Fin
观影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
往期回顾
耐观影坐标巴黎中法影视传播国际电影节现场报道